金秋时节,南宁有约。

  

9月24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暨峰会”)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本届东博会暨峰会以“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增长”为主题,将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最新成果。

  

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20年来,东博会暨峰会走过“黄金十年”“钻石十年”,开启“镶钻成冠”新阶段,加速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2013年,中国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东博会切切实实推动了广西乃至中国与文莱间的合作。”多次率团到南宁参加东博会的文莱首相府部长兼财政与经济主管部长刘光明说。今年是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启动建设10周年,广西企业参股建设的文莱摩拉港已成为东盟东部增长区运行效率最高的港口和中国文莱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除此之外,印尼雅万高铁、泰中罗勇工业园、中老铁路……一条条公路铁路建成通车,一个个产业园提质增效,不断增强的聚集效应为东盟区域发展按下“快进键”。


  8月5日,中老铁路机车驾驶证颁发暨独立乘务首发仪式在中老铁路万象站举行,中老铁路火车首次实现由老挝籍火车司机独立值乘。图为当日,由老挝籍火车司机独立驾驶的列车驶出万象站,向中国昆明进发。

  

作为东盟国家中最大经济体,“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共建国家。在印尼,中国汽车品牌五菱已在当地实现本地化生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进入印尼市场,推动当地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恰逢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多年来,东博会务实推动双方经贸合作,位于中国广西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和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的马中关丹产业园“两国双园”合作新模式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典范。

  

20年来,东博会暨峰会共吸引130万客商参展参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乘双边经贸合作快车,在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等方面展开合作。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7.5%,2023年双方贸易额达9117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4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规模均突破千亿美元。

  

推动自贸区3.0版加快落地

8月24日,中马两国官方在吉隆坡国际机场举行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出口中国首航仪式,继2018年马来西亚冰冻整颗榴莲获准输华并通过东博会平台进入中国市场后,首次实现鲜食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曾经,受限于运输、仓储等条件,产自东盟的热带水果难以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但自东博会举办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进入新阶段。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入推进,东盟水果进入中国市场更加高效便捷。

  

“东博会暨峰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同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不断提升,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升级。”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介绍,东博会已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的重要助推器,积极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7月4日,比亚迪泰国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同时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在泰国工厂迎来下线。图为当日,工人在比亚迪泰国工厂工作。

  

20年来,中国出海行业从传统的基建、能源、矿产等领域,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制造、跨境电商、社交软件等领域。中国-东盟信息港已在9个东盟国家的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产业、新型通信等领域开展了近20个项目,打造了一批面向东盟区域的国家级及自治区级互联网平台。

  

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出,落实新一批服务贸易承诺,推动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今年6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七轮谈判在南宁举行。双方积极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共识,全面推进各领域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围绕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增长,本届东博会暨峰会将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

  

本届东博会暨峰会由马来西亚担任主题国,展览规模近2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3000家,在原有的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先进技术、魅力之城五大专题基础上,新增战略新兴专题,集中展示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新能源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水平,形成六大专题展览新布局。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适应了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更精准聚焦自贸区3.0版谈判的重点领域,为双方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韦朝晖说。

  

人文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老挝留学生乔月莹就读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今年毕业后决定继续留在中国深造,把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老挝。

  

在7月举办的2024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中,乔月莹作为“广西故事讲述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老两国的农业交流和合作尽一份力。”

  

乔月莹是众多东盟在华留学生的代表。近年来,在东博会等平台带动下,越来越多东盟国家学生选择留学中国。2023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人数超17.5万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依托东博会平台,中国和东盟在教育、文化、健康等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电视周、中国-东盟旅游展等东博会框架下的活动,已成为密切双边人文交流的重要品牌,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双方交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

  

9月10日,作为东博会框架下重要的人文交流品牌活动,第六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南宁开幕。视听周围绕“共享人文交流新机遇,共创视听合作新未来”主题,举办中国-东盟视听产业投资人大会等活动,突出产业合作,聚焦新业态,展现中国和东盟国家深化广电视听合作成果。

  

多年来,广西译制的《山海情》《琅琊榜》等中国优秀视听作品在东盟国家广受欢迎,从东盟引进的影片以及双方合作的节目、栏目也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享受。

  

除了视听周,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文化走亲东盟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活动每年均邀请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参与文化交流项目。

  

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助推下,一河之隔的广西东兴市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边境游持续升温。“东兴的旅游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通关也越来越便捷,很多越南家长带孩子到中国旅游。”越南籍导游阮氏荷说。今年上半年,东兴、友谊关口岸旅游团人数达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

  

随着中国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不断优化,“China Travel”已成为东盟国家热议话题之一。“新马泰”全线免签,更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旅游合作机制完善的重要一步。目前,中国-东盟双方直航航班数达到每周2300多班。


转自:光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