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浙江的山水田园间,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作为“千万工程”的发源地,浙江以党建引领为舵、以创新实践为帆,推动乡村振兴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从“产业兴”迈向“共富兴”。如今,这里不仅是中国美丽乡村的样板,更成为全球乡村振兴的灵感源泉。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聚合力
杭州市
浙江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乡村振兴的“定盘星”。杭州市以“减负瘦身”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通过清单化管理与智能化监测,为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服务民生,社区网格员走访时间提升50%以上,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淳安县
淳安县通过组建“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以党建联建机制整合63个村社资源,推动规划统一、资源共享、产业融合,成功打造了“共同富裕联合体”的典范,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提升。
数字赋能,治理效能再升级
慈溪市
在慈溪市,“群治分”数字化平台以“积分+信用分”双轮驱动,激活60万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村民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赚取积分,既能在光荣榜上争“面子”,又能兑换商品享“实惠”,更可凭信用分享受普惠金融等福利,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宁海县
宁海县创新“客货邮融合”模式,通过“集士驿站”品牌和全国首批客货邮公交车,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带动农产品销售超1亿元,让山货进城、快递进村成为现实。
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新动能
鄞州区鄞州区以“芯新相融”战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种业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种业年产值突破7.2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列。
衢州市柯城区
衢州市柯城区创新“上铺模式”,通过土地入股和二次分红机制,实现农田增绿、农民增收、集体增效的“四增”目标,带动2万户农民年增收2000万元。绍兴市则通过激活1.58万幢闲置农房,引入2965个开发项目,将“破旧村”变为“网红村”,探索出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
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变金山
安吉县
安吉县作为“两山”理念发源地,首创竹林碳汇交易平台,累计交易碳汇4.63万吨,成交额173亿元,带动167个村集体年均增收百万余元。余村以“绿色崛起”模式关停污染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从“矿山村”蜕变为国家4A级景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万元,成为全球乡村振兴的标杆案例。
文化深耕,乡愁记忆焕新生
宁波葛家村
宁波葛家村通过“艺术家驻村”行动,以60万元投入打造40余个共享空间和300件艺术品,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民宿收入翻三倍,探索出艺术振兴乡村的新模式。
龙山镇山下村
龙山镇山下村依托“民国第一村”的历史底蕴,保护虞洽卿故居等古迹,发展商帮文化旅游,获评“浙江省旅游特色村”,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未来展望:
从“浙江经验”到“中国方案”
浙江的乡村振兴实践,既是对“千万工程”的深化,更是对“能动性方程式”的生动诠释——政策引领、村民觉醒、社会协同、制度创新四力相乘,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乘数效应。从桐庐的全域规划到舟山的“四治融合”,从温州的田园综合体到丽水的数字电商,浙江正以多元模式书写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未来,浙江将继续以“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为目标,为全国乃至世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在这里,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尊严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正是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最动人的底色。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沨
值班编辑:刘紫丹
责任编辑: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