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广袤的燕赵大地上,乡村振兴的号角催生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河北省以“产业筑基、生态塑形、文化铸魂”为主线,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亮眼标杆。
产业筑基:特色经济激活乡村活力
兴隆县大杖子镇车河口村
兴隆县大杖子镇车河口村以兰花产业为“金钥匙”,打造了集研发、种植、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0余亩兰花基地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200多户农民增收,温室中绽放的兰花不仅装点了春节,更成为村民致富的“幸福花”。
望都县
望都县凭借红薯产业实现“土里生金”,敏辉合作社引入脱毒红薯苗,年育苗500万株,销往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并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带动村民月增收3000余元,擦亮了“红薯之乡”的新名片。
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绘就幸福底色
滦平县古城川村
滦平县古城川村依托金山岭长城与燕山植物园,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模式,带动300余人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昔日的山区村蜕变为“京津后花园”。
周村镇
周村镇通过“五清三建一改”行动,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卫生公厕全覆盖,并打造华北最大天鹰椒集散中心,年销售姬菇、玫瑰香葡萄超500吨,生态与产业共荣共生。
青松岭镇花市村
青松岭镇花市村创新“潮汐式”污水治理模式,实现生活污水高效收集处理,成为全省推广范例。雾灵山镇塔前村养老服务中心则聚焦老年群体,提供日间照料与红白事服务,既解决养老难题,又为村集体增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文化铸魂:诗画田园传承乡愁文脉
诗上庄村
诗上庄村以诗歌文化闻名,村内诗碑、诗墙林立,每年举办赛诗会与“村晚”,村民“闲时写诗、忙时耕田”,走出了12位省级以上作家,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景县安陵镇
景县安陵镇沿大运河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与“桃花节”,挖掘船工号子、夯土工艺等非遗文化,发展千亩玫瑰园与万亩苗木基地,让运河文化成为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创新治理: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滦平县周台子村
滦平县周台子村通过“基层组织大提升”行动,构建智能温室与高科技花卉大棚,带动村民人均收入翻番,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从太行山麓到渤海之滨,河北乡村振兴示范村正以产业之“实”、生态之“美”、文化之“魂”、治理之“智”,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未来,河北将继续锚定“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绘就乡村振兴的更美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 稿:清沨
值班编辑:刘紫丹
责任编辑: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