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諱闊,別署野廓。齋號四易:鍥不舍齋、漢瓦缶齋、懷冰室、一粟盦。自謙老鈍,世尊鈍公。
白山黑水毓秀,先祖扈蹕龍興[1],世居熱河,詩禮傳家。丙寅(民國十五年,即1926年)誕辰,髫齡通滿漢經史,弱冠顯金石鋒芒。然時命乖蹇,少逢板蕩,家業飄零。徙居荒郊,夫婦壟畝躬耕,簞瓢屢空而松筠之節愈勁。
天命之年,雲開月明,幸遇賢達提挈,掌工藝美術司,歷任文物局副局長、熱河畫院院長、承德市人大副主任,榮膺全國人大代表。藝聲鵲起,譽滿瀛寰,猶布衣蔬食,蕭然若寒士。嘗自題隸書聯「粗茶淡飯饒真味,敝帚清風養太和」,足見其襟懷。
夫子博綜四藝[2],詩書畫印俱絕。詩宗少陵沉鬱,兼得太白俊逸,經史典故驅遣於長題短跋,渾然天成。偶作詠懷,則清曠如空谷聽雪,不染纖塵。
書法溯源漢魏,熔冶碑帖,尤以行草鳴世。刀鋒筆性互參,融何紹基諸家之長,得本邑胡索翁筆髓而別開生面。擘窠大字似驚雷裂石,蠅頭小楷如星斗羅天。片楮零縑,時人珍若隋珠;翰墨風流,藝苑共推泰斗。
余蒙夫子青眼,耳提面命,嘗於秉燭夜話時誨余:「藝道猶太極,陰陽相生。守規、破規、立規,三重境界。」「讀書醫俗。」「作品不美,終歸徒勞。」余終身奉為圭臬[3]。楊文秀、張紫薇諸再傳弟子皆承雨露。
丹青自出機杼。初以木刻、水彩聞,中年後山水、人物、花鳥皆入化境。人民大會堂巨製《與祖國共蒼翠》,松風萬壑若聞,得缶廬渾樸之質[4],參苦瓜奇崛之變[5]。至若四君子圖,立等可成。余曾題其《寒梅圖》:「寒香不對流俗放,老幹焉容妄語非。墨上枝頭追冷艷,情隨月影帶霜歸。」夫子頷首稱善:「此絕可作畫禪印心[6]。」哲嗣關心仁、關靜宜克紹箕裘[7],秦曉燕、秦英武、馬榮慶諸門人能窺一斑,已足傲視儕輩。
偶涉鐵筆,亦睥睨時流。奏刀若庖丁遊刃,布白似孫武陳兵。弟子蘭石[8]得衣缽真傳,單刀邊款獨步當世,劉書濤、陳曰德等再傳俊秀踵武其門。
晚歲隱於避暑山莊西麓,朝侍花木,夕聽松濤,與門生論藝常忘漏盡。雖鬢染秋霜,猶日課丹青。
丙申正月初七,夫子無疾而終,享年九十又一,體若酣眠。時大雪飄飛,山河披素,親朋往弔,天地同悲。余速返承德,同蘭石、白漠、蘇強諸君初九瞻遺容,初十送鶴駕。受陳洪武先生所託,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敬獻花圈並宣讀悼詞。泣撰輓聯:「關山冷月,雪綻寒梅凝畫魄;闊步瑤臺,雲鋪玉版漫書魂。」復作《山莊三絕》誌哀思:「春風寂寂至山莊,熱水煙波柳半黃。鈍老音容存絹素,德馨藝湛自流芳。清明未雨淚先零,憶及師言意轉縈。欲問春歸何處寄?寒山孤月照空庭。藝林時俗嘆浮雲,翰墨千秋幾度聞?自送先生騎鶴去,從今問道杳無垠。」
一别經年,懷思愈切,累成詩詞數十。中夜展讀遺墨,泫然賦律:「掩卷愴懷涕泗漣,音容宛在燭光前。躬耕未遂經綸志,潑墨空留絕藝篇。偉略漸隨秋水逝,雄才忍伴老梅眠。鈍公去後文星隕,再覓風流恐隔年。」
夫子溫潤似玉[9],學貫中西。丈二巨幛立就,四六駢儷天成。記問浩博,談鋒甚健。悲哉!《廣陵散》絕矣!昔王右軍有言:「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誠哉斯語!鄭燮以「三絕」稱世,今觀夫子藝業,「四絕」猶未足概。夫子風範,必耀千秋。
歷時九載,九易其稿,歲次乙巳季春,永昊沐手敬錄於京華默雷閒居[10],以此錐心痛腑拙文,祭夫子逝世九周年。擱筆西窗佇立,正漏深夜闌,星河低戶。松煙猶溫之際,恍聞杖履聲自雲外來也。
注释:
[1] 扈蹕龍興:扈,护卫;蹕,帝王出行的车驾。龙兴,可指皇帝兴起之地,此处表示其先祖曾随帝王,后定居热河。 [2] 博綜四藝:四艺通常指琴、棋、书、画,此处形容夫子在诗、书、画、印四个艺术领域皆有深厚造诣 。
[3] 圭臬: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后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文中指将夫子的教诲当作准则。
[4] 缶廬渾樸之質:缶庐指吴昌硕,其艺术风格雄浑质朴,此处说夫子画作有吴昌硕那种质朴浑厚的特质。
[5] 苦瓜奇崛之變:苦瓜指石涛,号苦瓜和尚,其绘画风格独特奇异、变化多端,夫子画作融入了石涛风格中奇崛多变的特点。
[6] 畫禪印心:画禅,以画入禅,借绘画表达禅理;印心,契合心性,此处指这首诗与绘画所传达的禅意、心境相契合。 [7] 克紹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文中指关夫子的子女能继承他在艺术方面的事业。
[8] 蘭石:夫子弟子秦彪,在篆刻方面得到夫子真传。
[9] 溫潤似玉:形容夫子性格温和、品德美好,如同玉石般温润。
[10] 永昊:吴震启笔名,七易齋名為:癡書齋、鍥不舍齋、風滿樓、半壁齋、通心堂、小萬詩齋、默雷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