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我在2010年年初接管了苏黎世学联企业部的工作。据当时的学联主席吴明介绍,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联络瑞中协会(Ge-sellschaft Schweiz-China),组织中国留学生访问瑞士的知名企业。瑞中协会的副会长Albert Meier先生就是我们和瑞中协会的联络人。他邀请我在苏黎世和他会面,一来彼此认识,二来讨论本年度的访问安排。
作者与Albert Meier先生(图源:《在瑞士的岁月:专集》)
我见到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我猜他大约70出头,后来才知道,当时他已83岁高龄。
老人家友好地询问我住在哪里。得知我住在Brugg,他高兴地说他的家乡就是离Brugg不远的Würenlingen,其家族从事酒店和酿酒业。
在PSI供过职的一般都知道Würenlingen这座酒庄——Stemen和它的拥有者Meier家族。老先生很惊讶我知道他的家族。不仅如此,我告诉他我婚礼上用的葡萄酒就是从Sternen订购的。由于这段小插曲的存在,我们从一开始就成了忘年交。后来我们进一步发现,我的婆婆和他已故的太太曾经是同事,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大。
在综合考虑了中国留学生的学科分布和瑞士企业的知名度之后,我们把访问目标锁定在生物医药和工程建筑这两大块。Meier先生和我的分工很明确:他负责联系瑞士公司,我负责组织中国留学生。访问期间的路费由瑞中协会友情赞助。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操作起来难度还不小,比如访问时间、人数、内容的安排,学生的报名、组织等等。往往一个活动安排好,我和Meier先生要发几十次电子邮件。老人家做起事来绝对的瑞士风范:严谨周密,细到访问节目单、火车时刻和座位预定都安排得滴水不漏,让我佩服不已。
这些年来,我们走访了诺华、罗氏、雀巢、迅达、ABB等响当当的瑞士名企。即便是这样,Meier先生还担心企业的选择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曾要求我做调查,看中国学生最想参观什么企业。
2014年8月8日,Albert Meier代表瑞中协会组织中国留学生参观位于Baden-Dättwil的ABB研发中心。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瑞中协会就开始为中国留学生组织企业参观了,比如瑞中协会的成员Poderwils女士和Schaffner先生都筹划过此事,只是当时的组织比较松散,没有一个固定的计划。大约从2008年起,Meier先生开始负责这项活动。
与他的前任们不同,Meier先生不满足于零散的访问活动,他坚持每年不少于两次企业参观,而且每年年初就定下4-5家目标企业,然后利用他多年积累下的人脉进行联络沟通,最后总有2-3家能够接受我们的访问。
除了每年2-3次企业访问,在圣诞节前夕,Meier先生还特地为中国学生准备了文化大餐:每年访问一座城市,造访这座城市最著名的教堂,专业的城市导游带领我们游览老城区。
几年来,我们访问了卢瑟恩、圣加伦、苏黎世和巴塞尔。在圣加伦,我们还得到了Markus Bü chel主教的接见。2014年,我们计划访问索洛图恩,而且能见到该教区的Felix Gmür主教。Meier先生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和Gmür主教是用“你”彼此称呼的。
为什么一位耄耋长者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中国留学生体验瑞士文化呢?这都源于Meier先生对中国的特殊感情。早在1964年他就第一次访问中国,当时的身份是Ciba公司(诺华的前身公司之一)的农业部代表。冷战使得东西方文化交流受到阻隔,Meier先生一行四人很有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到中国的瑞士人。
老人饶有兴致地回忆起第一次访华之旅:在北京和上海给中国农业部门的官员们上课、满大街的自行车、热情友好的中国人民,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的半个世纪,Meier先生一共34次来到中国,其中19次代表Ciba公司,其余15次是私人访问。老人谈起他的中国行真是如数家珍,每到一处,他都以一个农学家特有的勘测意识观察地表和农作物。这些年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各地,最惊险的一次莫过于乘卡车沿着喀喇昆仑公路经过巴基斯坦来到喀什。
近几年,他热衷于来中国考察葡萄园。Meier家族在Würenlingen有550年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我从小在酒窖长大,对葡萄酒也有些鉴赏能力。要说二三十年前,中国本土酿制的葡萄酒实在鲜有良品。说得直白些,当时的红葡萄酒太甜,白葡萄酒太酸,”老人回忆起来还有些忍俊不禁,“喝茅台比较好。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去年(2014年)排到了世界第四位,而且葡萄酒也越做越好。”
受到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影响,Meier先生在给中国留学生安排活动时,只要有可能,都会安排午餐接待。一年一度的圣诞前夕文化活动有40位学生参加,最让他头疼的是找谁赞助午餐,当然还有学生的路费。曾经因为经费问题,我们不得不更改目标城市。
有一次,诺华公司为我们安排了半天访问,从上午9点半到中午12点半,没有安排午餐,说是公司没有这项预算。Meier先生气愤地找诺华公司相关负责人理论:“活动到中午12点半结束,然后把饿着肚子的客人们赶到大街上,这样做符合诺华公司的形象吗?如果公司没有这个预算,那我来付好了。”后来诺华公司不得不更改日程安排,把活动延长到下午结束。
2012年参观雀巢,右起第三位是Meier先生。(图源:《在瑞士的岁月:专集》)
Meier先生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是我羡慕不已的。如今老人已87岁高龄,还经常满世界旅行,用他的话说:“我喜欢到处旅行,如果停下来,我会受不了的。”
2012年“老校友回瑞士”活动,Meier先生也帮了我们的忙,他说服了Wagner会长为我们安排因特拉肯一日游,并和我们一起来到少女峰。他在高山上的身手比起年轻人来也不遑多让。
2013年年初,Meier先生的长子Christian因罹患腮腺癌撒手人寰,老人家悲痛无比。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忘记给中国留学生安排参观活动,这件事让我深受感动。
每年春节前后,Meier先生会邀请学联代表到他的家族酒店讨论该年度的工作计划。会议结束后,好客的老人家会请我们品酒,然后共进晚餐。
Meier先生与中国的缘分,犹如水晶杯里的美酒,历经多年酿造出的芬芳醇厚,浅斟慢饮,回味无穷。让我们举起酒杯,衷心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
图文转自:外交官说事儿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