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刚迎来大结局的电视剧《墨雨云间》虽在剧作上漏洞百出,布景服化道等可视要素也只是刚过及格线的水准,却成为了近期大热的话题,一度赛过《庆余年2》的热度,成为又一现象级大女主话题剧。女主人公薛芳菲一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总能化险为夷,心生一计,或出奇招制胜,或遇贵人脱险。无戏剧构作可言,人物设置单一(除主要角色外,配角均是“工具人”),明显的缺点和硬伤下,丝毫未影响《墨》剧成为备受追捧的“热剧”。这到底表明观众审美的集体性缺失?还是“玛丽苏”幽灵之魅长盛不衰的又一次明证?

  《墨雨云间》剧照

  “玛丽苏”(Mary Sue)一词最早被提及于上世纪70年代,是文学创作中最常出现的女性角色,她们身上都有“人见人爱,无所不能”的完美人设,一方面寄托了创作者的自恋意识,一方面也给观赏者(以女性观众居多)无限的“奶头乐”快感。以玛丽苏为主要角色的文、剧常常以其给读者、观众带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发生或体验的快感而被称为“爽文”“爽剧”,一旦涉足,便很难自拔。《墨雨云间》便是当今不折不扣的“爽剧”,没什么营养,但是看着不累。观众自己做不到的、不可企及的“胜利”通过女主均可以实现,逃离社会现实生活的解压愉悦在一方小小的屏幕前,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面对低质量的廉价快感,很少能有人抗拒这无伤大雅的“精神鸦片”给高压生活带来的发泄和满足。这一刻,有多少观众的内心声音是:追剧就是一个爽,还讲意义就太累了……

  《墨雨云间》的女主角薛芳菲(在剧中主要以替代身份“姜梨”存在)是绝对意义上的升级版玛丽苏——本过着岁月静好的幸福生活,怎料被歹毒婆婆和小姑下重手陷害,名节全失,被挚爱亲夫徒手活埋。雷雨交加的夜晚,薛芳菲在死境中、从孤冢里伸出一只“杀不死我的终将让我变强大”的手,开始了她多情、多智、多义、多能的开挂人生。多情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剧中数位男性角色要么肤浅地垂涎其容颜美色,要么深情地倾慕其才情品性,她乐享其中,游刃有余地筛选着最后的王者——那一定是有颜有贤有能有钱的大男主。郎才女貌二人组在升级打怪之路上强强联合,在感情线上若即若离,将暧昧溢出屏幕,高举着“逗猫棒”全程撩拨观众狂热追逐——这是“爽剧”不可或缺的“糖”。

  “多智”“多义”“多能”则综合构成姜梨身上无懈可击的“铠甲”,让她看起来似乎是在封建时代里一位独立自主、靠着强大内心及过硬本领排除万难逆风翻盘的新女性。但实际上,这些外在的“包装”也不过是为了合理化那根无处不在的“金手指”(在小说、漫画等虚拟作品中给予主要角色的强助力,让其能迅速从微末之流成为圣斗士,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在姜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有无数机缘巧合、无数双援手,让她下可以设计脱险报家仇雪恨,上可以立朝堂与文武百官对擂,为一方百姓立言,为国事清明献策。剧中多少情境非但超出了剧作涉及的历史背景,也让姜梨完全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环境,几无可信度。

  镜头语言上更无美学可言,充斥着大量令人瞠目的劣质特效,在姜梨与家妹比拼琴技一场戏中,为了体现各自琴技精湛,特效进入了二次元动漫世界,廉价的魔幻现实主义溢出屏幕,竟不知到底是要为创作者的脑洞大开拍手叫绝,还是应沉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不知其所以然。

  在流量密码的加持下,一部又一部的“玛丽苏”剧作以狗血内容充斥着电视屏幕,成为话题中心和资本中心。在这背后,我们并不要求每部电视剧都是精品力作或充满精神价值的营养——毕竟被短视频、碎片化信息取代了深刻思想的自媒体时代,个人思考早已变成了稀缺的人类活动。群体性的低智娱乐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然有,释放压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快感和精神愉悦上,无论创作者还是观赏者,总应该做出些基本的取舍。


转自:光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