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皖南青山碧水间,黟县如一颗镶嵌在徽州文化长廊上的明珠。这里,粉墙黛瓦的古村落正以乡村振兴为笔,蘸取生态与创新的墨色,绘就新时代的"桃花源记"。让我们走进六个示范村,聆听它们从"传统守艺"到"现代兴业"的铿锵足音。
西递镇西递村
文旅融合的"世界样本"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将农耕文明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古民居认养计划",126栋明清建筑变身特色民宿、非遗工坊,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更以"西递夜宴"光影秀激活夜经济,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让千年古村成为"活态博物馆"。
宏村镇宏村
艺术赋能的"水墨经济"
"中国画里乡村"宏村依托写生经济,打造全国最大美术写生基地,年接待艺术师生超50万人次。创新开发"微创意"产业,孵化出竹雕文创、荷叶茶等30余种特色产品,其中"宏村砚"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让南湖月沼的涟漪荡漾出产业新波。
宏村镇塔川村
叶经济点燃"生态引擎"
以"中国三大秋色之一"闻名的塔川,将四季景观转化为生态资本。建设摄影主题村落,开发农事体验项目,推出"红叶节"等IP活动,带动周边发展农家乐87家。2024年红叶季单日游客量破万,实现"一片红叶带火一方水土"的奇迹。
宏村镇卢村(又名雉山村)
木雕技艺的"非遗复兴"
拥有"徽州木雕第一楼"的卢村,成立木雕传承合作社,培育非遗工匠32人。创新"非遗+研学"模式,开发亲子雕刻体验课程,年产值达1200万元。其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木雕屏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碧阳镇南屏村
影视IP的"场景变现"
南屏村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因《卧虎藏龙》《菊豆》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摄取景,被称为中国影视村。打造"沉浸式影视村落",保留72条迷宫般巷弄原貌,开发剧本杀、汉服旅拍等业态,吸引《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取景。村民通过群演、道具租赁等增收,实现"摄影机一响,黄金万两"的蝶变。
碧阳镇关麓村
医养结合的"康养胜地"
依托优质生态环境,关麓村建成皖南首个中医康养综合体。将连片古民居改造为养生民宿,引入"五禽戏""徽州药膳"等传统疗法,年接待康养游客8万人次。其独创的"田园疗愈"模式,成为长三角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从西递的文旅交响到关麓的康养诗篇,黟县六个村落以差异化路径演绎乡村振兴的"六重奏"。这里,既有古法传承的坚守,又有破圈创新的胆识;既有绿水青山的底色,更有金山银山的成色。当下一个晨曦染亮马头墙时,这片土地将继续书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当代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