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县城很火。从“县城文学”“县城美学”到“小城游”“小镇中产”,县城题材在社交媒体上成为新的流量密码。流量的背后是人。从人口普查数据看,10年间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增长超过30%,县城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重要地方。

平潭南岛语族基地。

县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落脚点。当下的县城与人们的链接已越来越紧密——先在市区“Citywalk”,再去县城买一杯网红咖啡,然后到乡村体验“归园田居”,县城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消费者纷纷前往县城体验生活,推动了县域高星酒店、新式茶饮、品牌餐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县城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带动了县城文旅订单量快速增长,也带给人们不一般的旅游体验。

县城,因何而热?县域旅游魅力独特,探寻小城之美、挖掘小众景点,尝一尝独特的地方美食,或是到山乡田野里走一走,与古迹来一场亲密接触,让游客既可享受青山绿水的怡人生态,又可感悟当地文化的深厚底蕴,显然,游客更愿意为高品质县域旅游买单。

图源:福建柘荣鸳鸯草场景区、文旅柘荣

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成为新趋势,农民在县城购房安家、向县城集聚的现象更加普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加快升级,新式茶饮、连锁酒店、品牌餐饮、网红零食等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抢滩县城,县域消费热气腾腾,县城环境诗意盎然。下沉市场不断扩容,持续释放多层次消费需求,展现出强劲活力。

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扩大有效需求的战略举措,更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县城,有如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发动机”,如何让其充分运转,推动新型城镇化走好下半场?

加强“造血”。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提升县域能级和竞争力。要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在这方面,我省已展开一系列有益探索——比如福州长乐,纺织化纤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经编花边面料、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产能分别占全国的33%、60%、50%;宁德蕉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和研发创新中心,动力电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产业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补齐短板。在市政设施“硬件”和公共服务“软件”上下功夫,不断缩小县城与大中城市设施和服务差距,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严守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两条红线,不断提升县城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兴业。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要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开展一系列引才活动,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提高居民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让县城真正成为聚人口、留人才的乐土。

乐见“县城热”图景不断延续,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更多繁荣、宜居、可持续的县域必将不断出圈出彩,共同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新画卷。

转自:福建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