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中央,河南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镌刻着华夏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密码。这片孕育中华文明的沃土,是黄河滋养的地理馈赠和五千年历史积淀共同孕育的文化宝库。它既有巍峨连绵的山脉、奔流不息的大河,也有古老的文字、灿烂的思想和精妙的传统技艺,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发祥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
殷墟:甲骨惊天下,商文明的永恒印记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片遗址出土了15万片甲骨,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记载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早期中国的窗口。
殷墟的宫殿宗庙遗址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规划水平。王陵遗址中,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如妇好鸮尊、后母戊鼎等,不仅展现了商代工匠精湛的铸造工艺,更体现了商王朝的辉煌与强大。走进殷墟,抚摸刻满文字的甲骨,凝视造型独特的青铜器,仿佛穿越时空,与三千年前的商文明对话,感受中华文明源头的磅礴力量。
龙门石窟:石刻艺术宝库,佛国盛景的千年绽放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其开凿跨越北魏至唐代等多个朝代,持续达400余年之久。
石窟内的佛像雕刻精美绝伦,既有北魏时期秀骨清像的风格,又有唐代丰满圆润的特征。其中,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的标志性造像,通高17.14米,面容丰腴典雅,嘴角微翘,流露出宁静与慈祥,展现出大唐盛世的恢宏气度。石窟中的碑刻题记,如《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漫步龙门石窟,在佛像的凝视下,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古代雕刻艺术的登峰造极。
嵩山少林寺:禅武圣地,少林文化的千年传承
嵩山少林寺位于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它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美誉。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建筑古朴庄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寺内保存的众多碑刻、壁画,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古代艺术的珍贵资料。而少林功夫更是声名远扬,以其刚健迅猛、博大精深的特点闻名于世。少林寺武僧的精彩表演,一招一式尽显少林功夫的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禅宗文化的宁静祥和,领略少林武术的刚劲雄浑,体会禅武合一的独特文化内涵。
河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璀璨光芒。未来,河南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古老的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让每一处古迹、每一种文化,都继续讲述着属于河南、属于中国的动人故事。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编稿: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