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2点,由北大图书馆主办的“走近中国书法”系列学术讲座第五讲在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辛应邀为广大师生作“中国书法之道、器”学术讲座,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莅临现场,来自全校多个院系和单位的师生员工参加讲座。


讲座现场


张辛指出,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延续的基础。中国汉字从实用到艺术,在日常实用性书写过程中升华成一种艺术,这在世界两千余种民族文字中是绝无仅有的。书法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和典型的产物。因此要认知书法必先通中国文化,先通国学。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道文化,是礼乐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可以概括为“道”“礼”“和”三个字。道是内在根据,礼是外在准则,和是理想状态和终极追求。


《易·系辞》有一句话很重要,“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这实际揭示了艺术欣赏和实践的一般原理,考察和认知一种艺术,应当且必须要从“道”“器”和“变通”三方面进行。也就是说艺术欣赏的条件,一是了解艺术的意义;二是了解艺术的技术;三是了解艺术的流变。


张辛在讲座中重点阐述了书法之道,他总结为五个方面:线条选择和形上追求;特定创作范围的界定;特定发展规律和途径;书法之美的先天渊源;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


道字的本义是《说文解字》说的“所行道”,就是由此及彼的一条道路。既为道,无论广狭短长曲直,无非是一个线条。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性地选择线条作为其形象组织和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渊源和哲学依据就在于此。而“礼,理也”。理就是纹理、条理、肌理。肌理是事物的内在和共性构成。肌理即线条。线条有“内在”“简”“自由”三大特质。于是,我们的先人选择了线条,用内在的肌理、内在线条抒发内在情感,表现内在心灵,顺理成章,体现出一种卓越的智慧。而正是由于中国艺术选择了线条,才创造出了如此高的审美价值,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认同。也因此毕加索说,世界的艺术中国第一。


张辛强调,书法既然选择了线条,因此书法绝不是造型艺术,书法表现不是力度、张度、重度、强度,不是外在感官刺激,不是苦怪粗野,而是文、美、雅、真,体现的是温和的力量,是从内部发生的感动人的力量。书法实践不仅仅是在心情娱乐,更在德性修养。书法是修养心性、提升生命境界之重要而适中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至于书法之器,张辛说,书法之器是指书法的技术,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工具,一是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手段。工具至简,即笔、墨、纸;手段至简,无非是笔法、点画、结字、章法。简单展开来,就是中锋运笔,有藏有出,“笔笔还其本分”;点画坚实,笔墨老到;结字要“背字形”(米芾语),把“晋唐人字一一录出,时相参取”(董其昌语);章法要行气贯通,气脉相连。于是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和理想境界终于可以实现:整体和谐,多样统一。


周其凤分享体会


讨论环节中,张辛与现场师生就国学和书法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周其凤就张辛讲到的当今人类“物化”,即“器物化”与“动物化”问题与张辛和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他表示,他一直勉励理工学科的同仁,不能一味追求实验成果而使自己沦为科研工具,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也要静下心来感受化学之美,这也是探索化学之美与体悟书法之美的相通之处。周其凤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希望同学们不要将自己局限于物质世界,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更应积淀人文情怀,加强审美意识。


讲座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艺术学院研究员祝帅主持。


主讲人简介


张辛,字此夫。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学家、国学家、文物和书画鉴定家、书法家、古诗文碑志写作名家、收藏家。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六、第七届)兼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四至第七届)、中央统战部台湾会馆书画馆秘书长、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顾问。全国大学生首届书法竞赛获奖者(1981年)。张辛作为我国较早从事大学书法教育的学者,曾任北师院(首都师范大学)首届书法“黄埔一期”教官和欧阳中石首批书法研究生导师。他于1990年秋开办北大首届书法研究班,1992年在北大考古系开办“古文字与书法研究”大专班。兼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高研班导师。发表书学论著、序跋及学术短文数十种,主编《中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其中,论文《中国书学“嘉道之变”及其对日本书道的影响》,被收入上海美术出版社《20世纪书法论文选》。2001年在新开办的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作“哲学与书法”讲座。还曾被聘为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世界华人百年绘画大观·世界巡展”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转自:北京大学图书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