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群山环抱的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双丰村,碧空如洗,艳阳高照,田间荷叶摇曳,花开正盛。刚采摘完的糯玉米地里,套种的红薯长势正盛。


赶水镇双丰村萝卜加工厂,工人正在对萝卜进行筛选。

  

正午时分,村民李建群背着背篓,还在西瓜地里忙碌。“这个天气西瓜销路最好,想着抓紧时间多摘点西瓜,要不对不起这份工钱呐!”李建群说,以前自己长期在外地打工,这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回家做点事也能挣到钱,关键是能够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海拔从350米到1080米的双丰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村。过去村里交通不便、水源匮乏、地块零碎,村民只能“靠天吃饭”,增收渠道很窄。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多数村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开荒,把闲置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发展产业来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开’出双丰发展的新路子。”2022年初,双丰村党总支书记林浩刚上任,就瞄准了大片的撂荒地。“茅草比人高,杂刺碗口粗,怎么开荒?”“村里又没钱,拿什么开荒?开玩笑还差不多!”别说普通村民,就连村里的一些党员干部,也对林浩的决定直摇头。

  

“不能守着青山过苦日子、穷日子。”林浩逐一给村两委干部做思想工作,他还瞒着家人以个人资产作担保,在银行给村集体贷了40万元。“我就是最初的主要反对者之一。”双丰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永说,“但看到书记有这么足的干劲,思路也就慢慢打开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两委干部统一意见后,又召开了党员大会、社员大会,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最后决定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全村的900亩撂荒地,按照每亩200元向群众支付租金。


赶水镇双丰村产业基地。

  

开垦荒地,发展产业。当年8月,挖掘机轰隆隆地开进了村子。修路、挖塘、改坡……经过一年的整治,撂荒地恢复成了耕地,村内的基础设施也明显得到改善。撂荒地复耕后,变化的是土地形态,带来的是产业兴旺。鲜甜化渣的赶水草蔸萝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声名远播,具有个大、形圆、皮薄、肉嫩、汁多、味美等特点。赶水糯玉米相比普通玉米营养成分含量更高、更易消化,大小适中、香甜软糯,口感也更好。村里一边打响品牌,一边趁热打铁,每年将土地两季种植,上半年种玉米和西瓜,下半年种草蔸萝卜。随着成都、广安、重庆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第一年的收入就超过230万元,撂荒地里种出了“金疙瘩”。

  

“把地盘活了,我们都打心底里高兴。”村民许培香说,她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不仅能领到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种植业红火了,养殖业也发展起来。村集体在双丰村山顶建起养猪场,养殖了300多头藏香猪和官田黑猪,外地的消费者通过数字化养殖模式认养后,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观察猪的生长情况。产业的发展,激发了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村民李义是周边小有名气的养猪能手。“以前交通不便,原料成本高,不敢多养,即使有赚钱的路子,也只能打消念头。”李义说,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后,自己就可以放开干了。李义今年仅官田黑猪养殖一项,收入就能超过15万元,“有村集体兜底,销路不用操心”。

  

“农业种植需要肥料,化肥用多了,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得不偿失。山顶搞养殖,山下搞种植,产业就循环起来了。”林浩说,猪粪发酵后,借助自然落差的地理条件,通过管道顺流而下到产业基地浇灌农作物,省时省力、增产高效;生长起来的农作物,又是天然的猪饲料,双丰村就这样实现了种养业的良性循环。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村里又在山脚建起了萝卜深加工厂,将萝卜制作成萝卜干,每吨产值增加了500多元。林浩告诉记者,工厂建起后,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还提升了产业发展附加值,让萝卜集中上市期卖不出好价钱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现在的双丰村,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最受益的还是老百姓——2023年,双丰村村民人均收入达1.4万余元。

  

“如今荒地变绿了,产业壮大了,形成了新的风景线。”赶水镇党委书记龚钦龙说,双丰村将在土特产上做足文章,以“一白”(赶水草蔸萝卜产业)“一黑”(赶水官田黑猪产业)为主导,完善“农户庭院经济+村集体初加工+龙头企业精深加工”联营机制,打造新场景、丰富新业态,推进农旅融合,让乡村更美、村民更富。


转自:光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