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透过历史深邃的回眸,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先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接续奋斗。而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和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一道唱响的,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5月,是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影片在上海一经公映,立即引起轰动,《义勇军进行曲》慷慨激昂的旋律令人热血沸腾,铿锵有力的呐喊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然而不为人知的是,电影《风云儿女》和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是为了记录在当时热河承德爆发的热河抗战,长城抗战。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源于热河抗战
1928年,民国政府建热河省,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共称为关外东四省,是扼守东北与华北之咽喉要道。日本侵占东三省后,侵略目标直逼热河。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战斗旗帜。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等民众武装积极抵抗日军侵略。193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下,“东北抗日义勇军司令部”成立,各个自发组建的分散部队被整编,形成统一的战斗序列和番号,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由朱庆澜担任总司令。1932年底,黑、吉、辽相继失守后,各路义勇军纷纷向热河进行战略转移,到1933年初抵达热河的义勇军总人数一度高达8万左右,热河省站在了全国抗击日寇,民族救亡的最前线。
1933年1月,日本部署侵占热河军事行动。国民党却置大局于不顾,仍致力于大规模“围剿”中央红军,后为应对舆论压力,才将“绝对不抵抗”改为“交涉及抵抗并行之方针”,2月21日,日军以锦州为基地,兵分北、中、南三路向热河进犯。国民党才于3月1日对各部队下达作战命令,而时间早已延迟9天。3月4日,日军川原旅团先头部队在遭受微弱抵抗后以128骑占领承德。从日军开始进攻到承德失陷,仅仅10天的时间,堪称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耻大辱,被新闻界称之为“震惊世界的十天”。
日军占领承德后,继续向长城以南进犯觊觎平津。为了抵挡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依靠绵延起伏的古老长城作为仅存的防御阵地,在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关隘与日军展开激烈作战,史称长城抗战。其中,历时最久、战况最惨烈的是古北口战役,也就是电影《风云儿女》也是梁质夫牺牲的战役。
古北口位于承德滦平与北京密云两地交界处,山势密叠,形势险峻,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1933年3月7日,古北口战役正式打响。3月11日至13日,中国守军与日军第八师团十六旅、骑兵第三旅等主力部队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2000余人,中国守军伤亡4000余人,尸骸遍野,血流成河。日军也不得不承认这三天的战斗为“激战中的激战”。
交战中,日军用重炮在长城上炸开一段缺口,中国守军在缺口上迅即组成人墙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数百人牺牲,将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缺口死死堵住,没能让敌人越过长城防线。所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不仅是文艺创作的比拟,更是在战斗中发生的实况。中国沿线守军以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与日军展开了2月余拉锯战,至5月13日战力几尽丧失的颓势下才不得不全线败退。
田汉、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就在长城抗战爆发期间,为向民众宣传义勇军的抗战事迹,呼吁更多人支援抗战,朱庆澜组织上海慧冲影片公司来到抗战前线热河慰问,并拍摄关于抗战事迹的纪录片《热河血泪史》。1933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廿四,“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携带大量物资从上海出发。彼时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成员聂耳在共产党员田汉的介绍下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21岁的他积极参加了慰问团,一同前往热河。就是在这短短的10天里,聂耳看到了义勇军不畏强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和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定信念,深深地震撼了年轻的聂耳。而田汉作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一直积极为义勇军筹集钱款。1933年3月,田汉专门赴北平采访参加了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的义勇军第三军团长唐聚伍,了解义勇军奋勇抗战的事迹。
当时在热辽地区出现的很多歌曲、誓词、通电等内容都体现了抗日杀敌的时代特征。比如《义勇军誓词歌》中“起来!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家园毁,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留着头颅有何用?拿起刀枪向前冲!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向前冲!携起手,肩并肩。豁出命向前冲!用我们身体筑起长城。前进啊!前进!前进!豁出命来向前冲!前进啊!前进!向前进!杀!杀!杀!”;又如《血盟救国军军歌》,其中有“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的歌词。这些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奋起抗战,救亡图存的主旋律,以及誓死不当亡国奴,以身殉国的坚强决心,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歌曲等文艺作品之中,成为唤醒民众意识,激励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符号,引发田汉、聂耳心中的共鸣。
虽然此时因国民党政府禁止宣传抗日而使田汉满心愤懑无处宣泄,但义勇军的爱国之情、抗战之心、殉国之志在田汉心中不断积累、酝酿和升华,最后化作唱响时代的伟大诗篇。
《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天安门广场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热河慰问归来,田汉和聂耳看着在国将不国之际,上海滩却依然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心中无比愤慨,决心要创造出像《马赛曲》《国际歌》那样的歌曲来战胜“桃花江是美人窝”的靡靡之音,以音乐的形式凝聚情感共鸣,激发鼓舞民众抗日斗志。他们经过反复地推敲很快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初稿。1934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提出创作一部反映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的电影,用以唤醒民众,共同抗日。是年冬,田汉以长城抗战为切入点,创作了文艺青年辛白华和梁质夫从象牙塔走向民族抗日前线的故事,定名为《凤凰的再生》,以凤凰涅槃比喻中华民族在烈火中重生,这就是电影《风云儿女》剧本的前身。
1935年初,电通影片公司决定拍摄《风云儿女》,然而2月19日,编剧田汉因为宣传抗日被逮捕入狱,聂耳听闻后义愤填膺,主动请缨为电影谱写主题曲。是年4月,聂耳因躲避国民党追捕辗转到了日本,他将曲谱再修定后寄回国内。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首映,之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将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灌成唱片公开发行,随着电影的上映和歌曲唱片的发行,《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唱开来,抗日救亡的巨浪响遍中华大地,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号角!
《义勇军进行曲》不仅传唱中国,还伴随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英勇事迹传遍全世界,美、英、法、印度等国广播电台时常播放。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该曲作为代表中国的歌曲向全世界进行展演。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入庆祝反法西斯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0月1日,盛大的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紧随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宣告响彻天安门广场。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这也意味着《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首诞生于89年前抗日烽火中《义勇军进行曲》拥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伟大力量,体现了国家危亡之际,中华儿女共御外侮的共同意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不朽之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义勇军进行曲》正式确定为国歌写入宪法20周年之际,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征途中,我们将继续沐浴在民族最强音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继续谱写新的繁荣富强、民族复兴之歌。
来源:人物周报
编辑:王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