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访问学者班、名家高研班、创作研修班2025级开学典礼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开学典礼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写意画院院长徐福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程大利,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悦石,天津市美协副主席、写意画院院长尹沧海,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北京凤凰岭美术馆原馆长张培武,福建省美协原副主席、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新伦,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协副主席李耀春,河北省美协原副主席曹宝泉,天津市美协副主席孟庆占,山东画院书记、副院长樊磊,山东画院副院长兼青年画院院长孙棋等嘉宾出席开学典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办公室主任王冠,篆刻院院长尹海龙,书法院副院长陈海良,国画院副院长曾三凯,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建,文学艺术院副院长王桂勇,国家一级美术师、写意画院副院长任清,国家一级美术师、写意画院副院长王赫赫等部分职能部门、创作部门负责人及导师代表也参加了开学典礼。出席开学典礼的写意画院导师有:任敬彬、戴丕昌、廖勤俭、汪为胜、王新伦、李耀春、张国祥、周尊圣、尹祥君、黄国民、曹宝泉、韩石、赵文江、海德恕、寇月朋、马胜利、田一平、尹增才、褚哲轮、洪潮、刘彬礼、田占峰、王孔华、张逊、陈仕彬、刘海博、任剑银、王学礼、李冬、李建峰、熊晓东、祝夫刚、王江潮、张泽石、张爱玲、包洪波、崔锡玲、李泽钰、李照柱、蔡亮、季乐胜、李海峰、董婷竹、陈逸墨、樊磊、王清州、尤德民、方辉、张平、苏金成、韩伟华、张谢雄、李刚、陈丙利、李龙奇、杨运高、刘相阳、牛玲玲、王一舸、刘少白、李金朋、龙友、孙丙寅、陈梦姣、颜桢展、卢柬仲、曹恒源、郝惠谋、张方金、马广潇等。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2025级共录取203名学员,其中,访问学者21名、名家高研班学员69名、创作研修班学员84名,另有专题班学员41人,涉及书画、金石、篆刻、修复及传拓技艺等专业。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致辞

周庆富院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祝贺写意画院2025级开学典礼成功举办。他强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集艺术科研、教育、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智库“五位一体”的定位与使命。回顾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自1951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近期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及珍贵文献展。周庆富院长对学员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在导师指导下潜心学习,充分利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丰厚资源,提升创作水平,取得丰硕成果,并祝愿大家学习顺利、身体健康。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写意画院院长徐福山致辞

徐福山副院长在致辞中提到,新时代的中国写意绘画任重而道远,一是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画者,文之极也”,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二是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守正创新是中国写意绘画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写意绘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作为绘写当代宏阔历史文化图景的重要艺术形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是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人民性”殊途同归。最后,他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向写意画院的各位导师表示感谢,向写意画院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导师代表程大利先生致辞

导师代表程大利先生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深刻见解,提出了中国写意艺术的独特性:以养心修身为出发点的中正观、以精神为指挥的中正观、以书法入画的笔墨观、不求形似而重精神的表现观。强调其与西方造型艺术的差异,并对学员提出了心存敬畏、严守寂寞之道、守正创新三点学习要求,指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创造,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拿出体现这个时代的新作品。

学生代表张立鹏发言

学生代表张立鹏在发言中表示,非常荣幸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学习,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站在中国艺术研究的最高殿堂,满怀敬畏。感谢导师吴悦石先生引领自己步入大写意的法门正脉。期望在传统的盛宴中汲取力量,在时代的脉搏中创新表达。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负责人张志颖主持

开学典礼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负责人张志颖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讲授开班第一课

开学典礼圆满结束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以“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展系列采风活动”为题,向学员们讲授了开班第一课。

开学典礼合影


转自:写意画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