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当晨光掠过包公祠的飞檐,三河古镇的桨声正唤醒沉睡的千年时光。合肥这座兼具历史厚度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如同镶嵌在江淮大地上的文化明珠,每一处古迹都镌刻着独特的记忆密码。让我们循着青石板的纹路,开启这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三河古镇:水乡织就的流动史诗‌

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交汇,铺展出一幅2500年未褪色的水墨长卷。古镇以"八古"闻名:古河蜿蜒如银链,古桥横卧似虹霓,2公里长的青石板街两侧,明清建筑群鳞次栉比。杨振宁旧居的雕花窗棂下,仍可触摸到"诺贝尔奖得主的童年书桌"。暮色中,庐剧唱腔飘过古茶楼,与河面渔火共舞,再现"一曲凤阳歌,唱尽江淮愁"的意境。

包公园:清风朗月的廉政丰碑‌

34.5公顷的园林里,包公祠的银杏叶年年书写着"铁面无私"的传奇。清风阁九层飞檐直指苍穹,登顶可见包河藕断丝连的奇观——相传这是包拯"不持一砚归"的廉洁见证。浮庄荷塘夏日绽放,暗香浮动中,仿佛听见开封府衙那声震铄古今的"升堂"。

徽园:微缩的江淮山水长卷‌

这座"徽州文化大观园"以假山叠瀑再现黄山云海,用曲桥回廊摹写巢湖帆影。李白吟月雕塑旁,可见书法家挥毫泼墨;九华佛光景区的经幡下,禅意与徽派马头墙的曲线达成美学共鸣。2025年新设的"数字徽州"展厅,正用全息投影让《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烟火在粉墙黛瓦间复活。

李鸿章故居:晚清风云的立体档案‌

淮河路步行街的晚清建筑群内,30余间房舍构成"李氏家族史博物馆"。东向大厅的"中堂议事"场景复原,再现了洋务派与保守派的激烈辩论。后花园的太湖石上,仍留有甲午战争前李鸿章"秋风宝剑孤臣泪"的题刻。

姥山岛:巢湖心上的翡翠盆景‌

乘快艇劈开八百里烟波,这座"湖天第一胜境"以80%的植被覆盖率成为天然氧吧。文峰塔七层风铃叮咚,相传是巢湖渔民为镇水妖而建。夕阳西下时,渔舟唱晚与塔影共沉浮,构成"巢湖夕照"的绝景。

安徽博物院:楚汉文明的时空胶囊‌

41380平方米的展馆内,22万件文物讲述着安徽故事。楚大鼎的饕餮纹诉说着春秋霸业,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展现宋人美学。2025年特展"江淮星火"用AR技术,让渡江战役的炮火在展厅穹顶重现。

从包河藕的清廉隐喻到徽园山水的诗意栖居,合肥的名胜古迹如同散落的文化拼图,拼凑出"吴头楚尾"的独特气质。当您抚摸李鸿章故居的砖雕,或是在三河米饺的香气中聆听庐剧,便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深情相拥。这座城市的魅力,正藏在古迹与当代生活的每一次精彩邂逅中。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