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巡礼】:当北盘江的晨雾轻笼吊脚楼,当铜鼓声唤醒十万大山的黎明,布依族以千年非遗为经,以山水田园为纬,织就了一幅活态文化长卷。作为中国西南世居民族,布依族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56项,其"依山而作、伴水而歌"的生存智慧,正通过新时代的保护传承绽放异彩。

布依族八音坐唱:声音的史诗

"八仙桌上演春秋,一唱三叹传千年"。这一被誉为民间交响乐的古老艺术,由勒尤、竹鼓等八种乐器组成,曲目《贺喜堂》《迎客调》完整保留唐宋遗韵。2023年册亨县八音队登上央视春晚,其"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的演唱形式,让世界听见了布依族的"声音活化石"。

布依族枫香染:指尖的魔法

以枫香树脂为墨,以蜂蜡为笔,在土布上绘制出"永不褪色的图腾"。这一源自明代的印染技艺,需经画蜡、浸染等12道工序,其蝴蝶纹、漩涡纹等图案承载着《创世古歌》的宇宙观。2024年黔南非遗工坊带动2000余名妇女就业,产品远销日韩,让"东方第一染"焕发新生。

布依族稻作文化系统:大地的诗行

在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创造了"稻鱼鸭共生"的生态农业奇迹。从农历三月的"开秧门"到九月的"新米节",二十四节气农事歌谣与梯田耕作体系完美融合。2025年贞丰"双遗产"保护区获联合国粮农组织认证,印证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长"的农耕智慧。

布依族转场舞:生命的礼赞

"铜鼓敲响日月转,裙摆旋开千层浪"。这一祭祀性舞蹈以"三步一转身"为基本步法,舞者佩戴的银铃与牛角号形成独特音律。每逢"六月六"歌节,万人共舞的盛况被列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标志性景观。

从吊脚楼传出的古歌到梯田上跃动的晨光,布依族非遗正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模式,书写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篇章。正如那首民谣所唱:"枫香染布裹日月,八音坐唱传古今。莫道深山无瑰宝,布依非遗胜黄金。" 

香港环球卫视《非遗巡礼》栏目,探访千年技艺,聆听匠人初心。从苏绣的丝光流转到昆曲的水磨雅韵,从苗银錾刻的星河闪烁,到迷你风筝的云卷云舒,记录非遗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让传统之美闪耀未来。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